足协副主席昔日文章承诺:致力于塑造中国足球的良好生态

 
10月16日,中国足协新一届足球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,徐继仁当选中国足协副主席。徐继仁,原新华社体育部主任、中国足协新闻委员会主任,曾多次撰写关于中国足球的文章。
 
 
2021年8月25日,徐继人撰文《徐继人的观点:重塑中国足球的良好生态》,谈到了中国足球的良好生态应该被重塑。
 
全文如下:
 
如何提高中国足球?这是一个影响整个社会的重要话题。为此,新华社“中国足球草根之旅”调研团队深入大连、郑州、洛阳、成都、昆明、广州、深圳、北京、上海、天津、济南、南京、志丹等地调研采访,形成共识:做好中国足球,首先要重建一个热爱足球、重视足球、崇尚足球、支持足球的良好社会生态。
 
重塑中国足球的良好生态,首先要在全社会营造尊重足球的氛围。
 
在全球范围内,足球是一项时尚运动,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。孩子们踢足球是一种自然的选择,是由兴趣驱使的;当年轻球员选择职业足球时,他们选择了一份光荣、高薪和令人向往的职业。企业家投资足球,虽然大多数没有赚很多钱甚至没有钱,但他们服务了社会,获得了尊重。
 
虽然政府不直接干预职业足球作为一种市场活动,但它确实在提供场地,青少年培训和彩票基金税收方面提供支持。但在中国足坛,情况并非如此。中国足球经常是负面话题的频繁对象,甚至经常被“指责”。
 
中国社会应重构足球荣誉体系,在全社会形成崇高的足球文化氛围和对足球产业的光荣投资。
 
 
重建中国足球的良好生态,需要准确、全面地认识足球的属性。
 
什么是足球?足球是世界上最刺激的运动,是带来百万财富和提供大量就业机会的商业平台,是青少年陶冶情操的教育工具,是全民拥抱自然、享受身心、增进社会互动的生活方式。它也是一个公益平台,一个公共产品,一个城市品牌。
 
社会组织、企业和个人利用足球的巨大影响力和覆盖面开展公益活动,可以事半功倍,造福社会和公众。
 
足球作为一项公共产品,应该由所有人拥有、享受和受益。其政治效能体现在为国家争光、凝聚人心、鼓舞士气、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,在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尤为显著,也是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应有之义。
 
其文化效能体现在积极、团结、友好的足球比赛,为大众提供精神产品和文化享受。城市的品牌是不言而喻的,一个一流的城市就应该有一流的职业足球俱乐部。足球给一个城市带来的声望、社会空间、文化沉淀和经济活力往往会带来惊喜。
 
如果有了对足球的公益平台、公共产品、城市品牌定位认知,那么各级政府重视足球、帮助足球就是一项工作责任。
 
对政府部门来说,支持足球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,而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根本体现。
 
中国人喜欢足球,虽然他们经常讨厌钢铁,但他们真的希望中国足球不断提高。人民群众关心的、喜欢的、期待的,我们要努力做好,各级政府责无旁责。
 
第三,重塑中国足球的良好生态,必须在落实“市场有效、政府有希望”上继续发力。
 
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:“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,更好发挥政府作用”,即推动“有效市场”与“有希望政府”更好结合。
 
《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规划》发布6年多来,各方共同努力落实《规划》提出的50条要求。中国足球有5个特点。